Science Noodles是隊跨越國界的樂隊,而新專輯《Pacific》就是將這理念進一步伸延。
相信有不少人聽聞過Science Noodles的「台灣沒有愛的故事」,旅遊、交友App、見面、傾音樂,到最後演變成組樂隊,就是這樣,最初的二人發展成現在的六人陣容,成員來自香港與台灣,包括Yuet(主唱、結他)與Ching(主唱),還有Haang (鼓)、 Long (低音結他)、Kitman(鍵琴)和Martin(結他)。
距離Science Noodles首張專輯《Soothe Me》近七年,樂隊帶來最新專輯《Pacific》,在過去年多的日子,他們曾走訪不同的城市作演出,新加坡的Bay Beats、大蓮的浪人祭、台中的浮現祭,亦進軍日本,舉行兩場「東京と香港の夜」音樂會,分別跟Mitsune和VIDEOTAPEMUSIC同台演出,又登上了City Boy雜誌《POPEYE》。而《Pacific》進一步拓展日本色彩,唱片封面交由著名藝術家本秀康操刀,他的作品曾出現於《Discover America's Hearts & Spirits》合輯系列、鈴木祥子的《I Was There, I'm Here》,還有CERO的《World Record》。
《Pacific》是以探索城市為靈感的專輯,碟內每首作品代表著不同城市的故事,以根據地香港為出發點,然後再遊歷巴西、夏威夷、韓國、非洲、澳洲等Science Noodles沒有去過演出的地方。「不經意」是Science Noodles音樂的重要標記,輕柔的Indiepop音符,伴上Lo-Fi的質感與Dreamy的氛圍,為《Pacific》定下一趟沒有特定Route的旅程,不用追車趕船、不用捕捉名勝搶點打卡,舒舒服服又一天。
旅程由悠揚的純音樂主題曲《Pacific》展開,接上懶洋洋的Golden Throat和《Samba Love》,然後《Hawaii》童趣、陽光與海灘兼備,而《Korea Town》不見泡菜與炸雞,唱起G-Dragon的BigBang,沒有K-Pop味,反之處處布滿可愛;《Jungle Friend》同樣不見猛獸蹤影的森林,卻如得意動物餅般甜。不斷哼著「Do do do」的DoDoDo顯示簡約的極致,唱針一轉奏出結尾曲《How Sad Is Your Love》,不Deep卻Sad,人生如旅途,是甜也是苦。